“太阳能路灯腐败案”为什么屡禁不止
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,大多数人们开始青睐这种既环保又高效的能源,新农村太阳能路灯相对于传统路灯来说有很多的优势,比如说环保、安全、费用低等。太阳能路灯厂家也开始逐步制造太阳能为能源的路灯。
近些年来,太阳能路灯作为扶贫的标准产业在农村大范围推广,但同时,腐败也随之蔓延。
近日,从中央纪委、湖南省纪委交办的一起信访举报入手,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纪委“顺藤摸瓜”调查,发现当地农村太阳能路灯项目部分质量低劣,刚装不久竟过半数“失明”,或者存在数量严重短缺、采购价格虚高等问题。
近3个月来,湘西州纪委、监察委在近600个太阳能路灯项目中发现“腐败利益链”线索近200条,约谈、诫勉谈话、立案查办包括多名县级领导干部在内的400多名公职人员和工程承包商。
“太阳能路灯腐败”绝非湖南湘西一地独有的问题。太阳能路灯等新兴惠民项目是容易被忽视的腐败高发地带,亟待针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定价、质量标准、招投标等方面漏洞,完善规范,加强监管。
警惕新兴惠民项目存在监管盲区
在采访调研中,一些基层党员干部向记者反映,类似农村太阳能路灯等惠民“新兴项目”存在监管盲区,亟待引起重视。
有市场调研显示,随着脱贫攻坚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,到2020年农村太阳能路灯需求量可能达到2200万盏。受访专家表示,这个巨大的市场大量涉及公共资金建设和采购,必须强化监管,防止出现权力寻租的空间。
为什么太阳能路灯行业存在这么多问题,行业内专家给我们分析了几点原因:
一是管理多头。
例如,农村太阳能路灯实施业主多,涉及农委(能源办)、扶贫办、财政、住建等多个部门。每个部门都有权管,但又因缺乏专业知识不会管,同时也缺乏部门协调机制、无法实现全程管到位。在项目实施主体方面,除相关职能部门外,乡镇党委政府、扶贫工作队均可作为项目业主进行项目发包管理。在发包方式上,有的实行公开招标,有的实行询价采购,有的未经正规程序直接发包。在施工建设资质管理方面,有正规厂家组织施工,也有不具备资质的社会人员施工。各类业主对项目建设要求、程序在认识和执行上均存在一定偏差。
二是资金复杂。
农村太阳能路灯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,有上级扶贫专项安排、专项扶持资金、发达地区帮扶资金、财政“一事一议”投入和部门自筹资金等,这些钱的使用和监管松紧程度各有不同,让个别想搞权钱交易的人找到了机会。
三是市价混乱。
以当下农村太阳能路灯采购比较普遍的高杆太阳能路灯为例,市价每套从1000多元到数千元乃至万元不等。湘西此次清理的统计数据显示,全州太阳能路灯项目最高单价为每盏7200元,最低单价为每盏2800元,多数成交价在4000元至6000元间,个别乡镇、村自行建设采购的价格为每盏1500元。项目实施中标价究竟是贵了还是便宜了,仍然缺乏认定标准。
四是标准缺失。
目前,国家层面或者行业内对于太阳能路灯缺乏统一权威的质量标准。一盏太阳能路灯应亮多久、该有多亮、后期保修和维护保养要承担什么责任等,没有准确参照系。
专家建议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村太阳能路灯系列质量标准,选择推广优质节能产品,推出合理的行业指导性价格,强化推进专业机构竣工验收及接管审核。只有通过完善制度设计和落实监管责任,新兴惠民项目权钱交易才能得到有效遏制。